为高端装备提供一站式的技术服务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从电子到新能源,小小电解铜箔如何撑起两大产业的未来?

2025-04-09 31

从电子到新能源,小小电解铜箔如何撑起两大产业的未来?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领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两大重要引擎。而在这两个领域的背后,有一种关键基础材料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就是电解铜箔。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电解铜箔的方方面面。


一、电解铜箔的定义与制备原理

电解铜箔,简单来说,就是以高纯度铜为原料,借助电解沉积工艺,在阴极辊表面逐步形成均匀铜层,随后经过剥离、表面处理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制成的产品。其制备过程蕴含着精妙的化学原理,电解液中的 Cu²⁺在电场强大的作用力下,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整齐划一地向阴极迁移,并在阴极表面有序沉积,进而构建起致密的铜层。

制备流程犹如一场严谨的工业交响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重要乐章:

  1. 溶铜:这是整个流程的开篇,将铜料小心翼翼地溶解,使其转化为硫酸铜电解液,为后续的电沉积做好充分准备。


  1. 生箔:在阴极辊表面,一场微观世界的 “建筑工程” 悄然展开。通过*控制电沉积条件,原箔逐渐成型,其厚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在 6 - 70μm 的范围内灵活调控。

    联系电话:19921272900
  2. 后处理:这一步如同为产品进行精心雕琢。包括粗化、防氧化等表面处理工艺,旨在提升铜箔的粘结性和耐腐蚀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



二、电解铜箔的核心应用领域

印刷电路板(PCB):电子元件的 “交通枢纽”

在印刷电路板这个电子元件的 “大舞台” 上,电解铜箔充当着至关重要的导电层材料,负责连接各个电子元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应用占比高达约 60%。随着 5G 时代的来临,高频电路对超低轮廓铜箔(VLP/HVLP)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这是因为在高频信号传输过程中,对铜箔表面粗糙度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一般需控制在≤3.5μm,以确保信号能够高效、稳定地传输,减少信号衰减和干扰。

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的 “心脏”

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电解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极薄铜箔(≤6μm)的应用,如同为锂离子电池注入了一剂 “能量强化针”,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近年来,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高达 705.5GWh,同比增长 38.6%。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极大地拉动了锂电铜箔的市场需求,促使行业不断探索更薄、性能更优的铜箔产品,目前主流产品正朝着 4.5μm 的方向稳步演进。


新能源与汽车电子:绿色出行与智能驾驶的 “幕后英雄”

  1. 太阳能电池板封装连接: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电解铜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封装连接,确保电能能够稳定、高效地输出,为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坚实保障。

  1.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 PCB 基材: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犹如汽车的 “大脑”,而电解铜箔作为 PCB 基材,为电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电气连接,是实现汽车智能化控制的关键支撑。

  1. 车用毫米波雷达高频基板:在智能驾驶时代,车用毫米波雷达作为汽车的 “眼睛”,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电解铜箔制成的高频基板,能够满足毫米波雷达对高频信号传输的高要求,确保雷达能够*地感知周围环境,为智能驾驶保驾护航。

三、电解铜箔的分类体系

厚度维度:从极薄到常规的多元选择

  1. 极薄(≤6μm):这类铜箔主要应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极高的锂离子电池领域,能够有效提升电池性能,是当前行业研发的重点方向之一。

  1. 超薄(6 - 12μm):在一些对重量和空间有严格限制的电子设备中,超薄铜箔凭借其良好的综合性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常规(18 - 70μm):常规厚度的铜箔在印刷电路板等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满足大多数常规电子设备的电气性能需求。


表面形态维度:多样化的表面设计

  1. 双面光 / 毛 / 粗:不同的表面粗糙度设计,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双面光铜箔表面光滑,有利于降低电阻,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双面毛或粗铜箔则在增强粘结性方面具有优势。

  1. 单面毛:单面毛铜箔常用于一些对单面粘结性有特殊要求的场合,能够在保证一面良好粘结的同时,另一面保持相对光滑,满足特定的工艺需求。

  1. 超低轮廓(VLP):随着 5G 等高频通信技术的发展,超低轮廓铜箔因其极低的表面粗糙度,能够有效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成为高频电路领域的 “宠儿”。

性能指标维度:满足不同应用的性能需求

  1. 普通型(导电率≥58MS/m):普通型铜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满足大多数常规电子设备对导电性能的基本要求,应用广泛。

  1. 高延展型(延伸率≥15%):在一些需要铜箔具备良好柔韧性和抗拉伸性能的场合,如柔性电路板等,高延展型铜箔能够大显身手,有效避免因弯曲、拉伸等外力作用而导致的断裂等问题。

  1. 高强度型(抗拉≥400MPa):对于一些对机械强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的某些电子部件,高强度型铜箔能够提供可靠的结构支撑和电气连接,确保设备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四、电解铜箔的技术发展趋势

超薄化:挑战极限,提升能量密度

近年来,电解铜箔的超薄化趋势愈发明显。数据显示,6μm 以下铜箔的市场占比从 2020 年的 35% 迅速提升至 2023 年的 58%。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已成功导入 4.5μm 产品,并持续探索更薄铜箔的应用可能性。超薄铜箔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电池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官网:yuanjuxing.com


高性能化:满足 5G 及未来科技的严苛需求

随着 5G 毫米波传输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对电解铜箔的性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行业内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开发出了 RTF 反转铜箔(粗糙度≤2μm)和 HVLP 铜箔等高性能产品。这些产品能够有效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为 5G 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绿色制造:践行环保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绿色制造已成为电解铜箔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欧盟 RoHS 指令明确规定,铅、镉等有害物质含量需≤0.1%,这促使企业加大在无氰化表面处理工艺等绿色制造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通过采用环保型原材料、优化生产工艺、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上海源聚兴机电

源聚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在电解铜箔领域的创新与贡献

电解铜箔技术不断革新的进程中,上海源聚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其率先推介的复合铜箔 “新型一步法” 技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行业内掀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从技术原理上看,该技术巧妙地跨界融合了多项核心技术,对传统生产链逻辑进行了大胆重构。其中,功能薄膜改性技术通过对树脂进行改性,实现了功能薄膜与铜箔之间高强度化学键的结合,剥离强度高达 30N/15mm,彻底攻克了复合界面附着强度弱这一长期困扰行业的致命难题。高温热压复合技术更是展现出卓越的工程智慧,通过加热辊实现了高温下 ±0.5℃的*温控,并结合压力与速度的多维联动,将产线速度成功提升至 45m/min 及以上,良品率突破 95%,远远超越了传统复合铜箔工艺 30% - 60% 的良品率水平。而极薄铜箔生箔技术更是实现了全球* 1μm 超薄铜箔的连续高速生产,并通过在线连续热压复合工艺,将最终产品厚度降至 5μm,不仅使电池重量降低 10%,还将能量密度提升了 8 - 10%,为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提升开辟了新的路径。


与传统复合铜箔制备工艺相比,“新型一步法” 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传统工艺需经过多步镀膜(磁控溅射 + 真空蒸镀 + 水电镀),工序繁琐复杂且无法实现连续生产,而 “新型一步法” 技术将生箔、复合、收卷集成于一条生产线,效率提升 50% 以上,综合成本可降至 4 元 /m²,远低于传统工艺成本,真正实现了对传统工艺的 “降维打击”。


从市场影响力来看,“新型一步法” 技术的突破意义非凡。预计到 2030 年,全球锂电池产能将可达 5690GWh,复合铜箔替代市场规模超 2000 亿元。源聚兴已凭借其*的技术优势,与行业龙头客户签订了 100 套意向性生产线订单及 200 条锂电铜箔生产线技改协议,并制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4 年内交付 700 套新型一步法生产产线,完成超 2000 条现有锂电铜箔产线的技改,推动动力电池领域 100% 渗透。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力地推动复合铜箔在锂电池领域的广泛应用,重塑行业格局。

此外,“新型一步法” 技术在资源节约和绿色转型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复合铜箔在 2030 年以后的大规模应用,预计每年可减少锂电行业铜资源消耗超 250 万吨,为缓解全球铜资源紧张局面做出积极贡献。同时,该技术以颠覆性创新为引领,为产业升级迭代提供了成功的样板工程案例,避免了被替代产品生产资源废弃所产生的巨大损失,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加我为朋友,马上获取专属方案。

微信二维码